[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汽车前副车架吸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1178.3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1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根;李文平;徐伟;沙正;李平;徐立笑;涂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 |
代理公司: | 11294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武志宏 |
地址: | 24100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汽车前副车架吸能结构,包括前副车架纵梁,所述前副车架纵梁的前端装配有前副车架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吸能结构包括上、下盖板,所述上、下盖板扣合并连接在一起形成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的后端设置有连接端板,所述筒状结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溃坏诱导槽,所述筒状结构的顶部设置有凸台筋,所述筒状结构的底部前高后低形成倾斜式结构。所述上、下盖板均是U型板结构,焊接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在不影响车辆造型和总布置,综合考虑维修方便性的前提下,在传统的正面传力路径基础上,使副车架系统尽早吸能,降低碰撞过程中整车的侵入量和加速度,将对乘员的伤害降至最低。 | ||
搜索关键词: | 筒状结构 前副车架 吸能结构 下盖板 本实用新型 纵梁 汽车前副车架 倾斜式结构 传力路径 顶部设置 焊接连接 连接端板 碰撞过程 前高后低 维修方便 影响车辆 综合考虑 传统的 副车架 诱导槽 装配式 凸台 吸能 整车 装配 侵入 造型 合并 伤害 | ||
【主权项】:
1.一种装配式汽车前副车架吸能结构,包括前副车架纵梁,所述前副车架纵梁的前端装配有前副车架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吸能结构包括上、下盖板,所述上、下盖板扣合并连接在一起形成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的后端设置有连接端板,所述筒状结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溃坏诱导槽,所述筒状结构的顶部设置有凸台筋,所述筒状结构的底部前高后低形成倾斜式结构。/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24117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前端模块车身纵梁安装座
- 下一篇:一种汽车前纵梁后端的连接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