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瓜田科技成果推荐第14期:经济海藻良种培育/贝类良种选育前沿科技

海藻种质库科研团队熟练掌握的、可以大规模实施产业化转化的成果包括:(1)高产、优质杂交海带、裙带菜新品种;(2)高产、优质海带、裙带菜新品种的种苗稳定、规模化生产技术;(3)羊栖菜、铜藻大规模种苗稳定、规模化生产技术;(4)潮下带大型海藻(海带、裙带菜、马尾藻、绿藻等)人工藻床的建设、监测和修复技术;(5)海藻人工栽培环境的生态监测技术。

1、经济海藻良种培育和产业化利用

    课题组历时10年,研制和应用成功大型经济海藻海带、裙带菜单倍体克隆杂交结合定向选育技术,先期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二个裙带菜新品种“海宝1、2号”以及优质高产海带新品种“205”,发展了海带无精子污染、无品种混杂的种苗培育技术、裙带菜双高光种苗培育技术、羊栖菜、铜藻同步受精全人工种苗培育技术,上述品种和技术已经在我国辽宁、山东和浙江等地区得到大规模产业化利用,为合作企业创造了丰厚的利润。

    海藻种质库科研团队熟练掌握的、可以大规模实施产业化转化的成果包括:(1)高产、优质杂交海带、裙带菜新品种;(2)高产、优质海带、裙带菜新品种的种苗稳定、规模化生产技术;(3)羊栖菜、铜藻大规模种苗稳定、规模化生产技术;(4)潮下带大型海藻(海带、裙带菜、马尾藻、绿藻等)人工藻床的建设、监测和修复技术;(5)海藻人工栽培环境的生态监测技术。

    在经济海藻新品种领域:将帮助企业摆脱缺乏良种的困境,培育适合企业生产水域的新品种;在经济海藻种苗生产领域:将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稳定的种苗生产技术;在海藻栽培、自然资源修复领域:结合企业生产水域特点,建立针对性技术方法,有的放矢的进行水下海藻资源的恢复和利用。

2、凡纳滨对虾良种及高效生态养殖产业化

    团队长期从事对虾高产抗逆新品种的培育和健康养殖模式的开发工作。经过七年的选育获得的凡纳滨对虾新品种“科海1号”(品种登记号GS01-006-2010),该品种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的优点,已经在北方的天津、河北、山东等沿海省市进行了推广,为养殖户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在高效生态养殖模式研究方面,研究团队开发一系列病害检测和健康养殖配套技术,主要包括:(1)建立对虾病害快速检测的技术手段;(2)利用分子营养调控技术和绿色添加剂提高水产动物品质;(3)针对水产品特有危害物开发快速高效的检测技术,利用RFID信息平台实现水产品从养殖、运输到消费全部环节的可追溯性,(4)开发了健康养殖的微生态制剂、免疫调节剂、中药制剂、生物饲料等新型安全投入品,为安全、健康的水产品的生产提供保障。

    凡纳滨对虾是一种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的对虾品种,通过推广适合我国沿海地区养殖的“科海1号”新品种能够有效解决北方地区良种覆盖率低,养殖效益低的问题。而通过健康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养殖成活率,提高水产品质量,为市场提供安全、健康的水产品。

3、贝类良种选育及苗种繁育技术

    海水贝类增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组成,而贝类速长、高抗优质苗种的持续供给是包括海水贝类底播增养殖等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近年来,研发单位联合沿海龙头水产企业开展包括鲍鱼、扇贝等主养贝类良种选育及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集成与示范。在鲍鱼方面,通过收集中日韩等皱纹盘鲍种质材料,初步构建了鲍种质库;研发适于皱纹盘鲍筏式养殖个体标记技术及标志物放流技术;建立基于BLUP的遗传选育技术体系,遗传评估多个经济性状,获得正向遗传进展;基于配合力水平的筛选强杂优配套系,联合企业开展商品化苗种扩繁;相关研发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在扇贝方面,育成“中科红”、“中科2号”海湾扇贝,构建了核心种质保存、维护技术,推广养殖超过16000亩,累计产值6.5亿元;利用海湾扇贝亚种间杂交子代生长性状的杂种优势,改良了海湾扇贝的生长和耐高温性能,进一步扩大海湾扇贝的适养海区范围。

鲍鱼方面,培育国家级贝类新品种(系)1个,在相关单位开展应用推广1亿粒以上;新品系生长速度比常规品种提高15%以上,存活率提高20%以上。构建适于不同海区的贝类苗种培育技术规范,苗种出库规格提高10%以上。扇贝方面,培育国家级贝类新品种(系)1个,扩繁苗种1亿粒以上;维护海湾扇贝核心种质,尝试海湾扇贝养殖海区拓展。

4、脉红螺苗种规模化扩繁关键技术

脉红螺,俗称“海螺”,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均有分布,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一直以来,我国脉红螺人工育苗出苗效率极低,难以达到产业化规模。课题组解决了亲螺性腺促熟、幼虫培养、高效采苗和中间培育等关键技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脉红螺苗种繁育技术,实现了苗种规模化高效培育。自主开发了采苗设施及方法,解决了幼虫变态过程中的食性转换难题,突破了采苗技术难关,幼虫变态率达到60%以上。

幼虫变态率达到60%以上,苗种中间培育成活率达到80%以上,出苗量可达1-2万粒/m3水体。

5、浪花飞溅区复层矿脂包覆防腐技术

针对腐蚀最为严重的浪花飞溅区,自主研发了复层矿脂包覆防腐技术。该技术由四层紧密相连的保护层组成,即防蚀膏、防蚀带、密封缓冲层和防蚀保护罩。其中矿脂防蚀膏、矿脂防蚀带是复层矿脂包覆防腐技术的核心部分,含有优良的缓蚀成分,能够有效的阻止腐蚀性介质对钢结构的侵蚀,并可带水施工。密封缓冲层和防蚀保护罩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能,不但能够隔绝海水,还能够抵御机械损伤对钢结构的破坏。复层矿脂包覆防腐技术具有长效经济的防腐蚀效果,对暴露于海洋浪花飞溅区部位的钢铁设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不仅可以用于新建钢铁设施的腐蚀防护,更重要的是适用于现役钢铁设施的腐蚀修复。

6、海洋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防护与修复技术

海洋钢筋混凝土结构极易遭受到氯离子侵袭劣化,致使承载力下降。该研究在现场检测结果的基础上,针对性的采取防护修复及补强措施。开发的钢筋混凝土防腐涂料由四层配套防护体系组成,包括底漆、腻子、中间漆和面漆,具有良好的裂缝追随性,能够在混凝土劣化的过程中仍然提供良好的保护。由四层配套体系第一层为底漆,主要起到封闭、防水作用,阻绝腐蚀性介质的侵入。第二层为腻子,主要起到密封,弥补基层缺陷的作用。第三层为中间漆,不仅具备良好的延展性能,还能起到防腐作用。最外层为面漆,具有优良的耐候以及耐酸碱性能。该混凝土防腐涂料具有高附着力、高耐冲击性、耐氯离子侵蚀、耐中性化和很好的裂缝追随性,而且使用寿命超过15年。

7、异型钢结构氧化聚合型包覆防腐材料

    该成果针对螺栓、螺母、法兰、阀门等结构,缝隙、边缘、棱角较多,表面凹凸不平,易积存水、潮气、盐分等腐蚀性介质的结构,开发了氧化聚合型室外包覆防腐材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柔软性,能够抚平、粘贴在任何形状表面,尤其适用于螺栓、螺母这样复杂形状结构。而且表面处理简单,可以带锈、带原涂层施工,施工效率高。氧化复合型室外防腐技术由三层配套系统组成,防蚀膏、防蚀带、胶粘剂。施工后防蚀带表面的化合物暴露在空气当中,会在无纺布的表面氧化聚合,并形成皮膜,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能;而粘贴在钢结构表面的一侧永远保持柔软状态,从而达到最佳的防腐性能。该技术已授权专利4项。

8、海洋工程结构阴极保护检/监测技术

    传统的海洋工程结构阴极保护评价主要依靠不定期的特检来完成,需要由潜水员或ROV携带参比电极到指定位置进行测量和评价,这种方法不仅耗费巨大,而且无法对海洋工程结构的阴极保护情况进行长期、持续监测。阴极保护自动监测系统,作为监测钢桩阴极保护状态的主要手段,可以实时了解钢管桩的腐蚀状态,随时提供水下钢结构阴极保护系统运行状况信息,及时发现问题或隐患。该系统能不间断地自动巡回测量钢管桩代表点阴极保护主要运行参数,具有实时显示,自动储存测量结果和打印输出功能,可以及时报警,能够及早发现腐蚀危险,避免灾害性事故的发生。

9、基于深海原位长期观测系统的高光谱成像仪

    该成果针对深海化能合成生态系统的长期、连续观测需求,通过分析深海原位近海底水体对高光谱采集的影响,探明各类目标物的高光谱特征,创建各类目标物的高光谱特征数据库,最终建立适用于海底化能生态系统的高光谱成像分析方法。研制的深海高光谱成像仪,可以有效获取深海生态系统的高光谱数据,为化能合成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变迁、生活史演替、种群补充机制等重要的生物学问题提供基础的原位数据支持。

10、波浪驱动海洋要素垂直剖面测量系统

    该成果产品通过特殊的波浪能转化装置,利用波浪能驱动搭载传感器的平台在某深度范围内长期循环升降运行,建立了自持式海洋要素垂直剖面测量方法。产品主要由海面浮标、剖面测量平台和锚泊缆系等构成。在浪高不小于15cm,波周期不低于2s的海况下,系统即可正常进行工作,最大工作水深为150m,海上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3个月,每天观测剖面大于6个。该产品还可搭载CTD和海流计等传感器。成果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

钻瓜科技成果推荐:不定期推荐有一定应用前景的成果或技术,仅供大家参考。

联系人:赵晖(18622028255,微信号zhao07180608):zhao07180608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钻瓜专利网的观点和立场。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